天冠陶瓷破產一年后,至今仍無人接手。營銷展廳前的空地,被附近居民當做練車場地。這是倒閉后的一陶瓷企業(yè)“一隅”。真的,失敗的例子更值得大家關注。
湖北天冠陶瓷:四次拍賣,均遭流拍
1月中旬的湖北當陽,寒風蕭蕭。市北郊,一條名叫“車站路”的主干道川流不息,過往者偶爾會瞥看馬路邊唯一的陶瓷廠——天冠陶瓷。
一年多前,這家建成于2007年,曾引省委書記和省長調研的“明星陶企”宣告破產,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。這是2014年開年首家被媒體曝光的倒閉企業(yè),隨即第二家“天冠”、第三家“天冠”……接連浮出水面。
如今,有關天冠陶瓷破產的“故事”在當陽已是人盡皆知,街頭隨意拉上一位市民,也能閑嘮幾句。
“太可惜了,誰都沒想到它會倒。”每天都會往返當陽火車站與市區(qū),途經天冠陶瓷的出租車司機方亮(化名)說。這家曾在當陽名噪一時的陶瓷廠在建廠的頭幾年里盈利能力突出、效益一直不錯,僅用于社會公益事業(yè)的費用就高達數百萬元。
天冠陶瓷掌舵人朱某,是當陽出了名的“慈善家”。多位原天冠陶瓷內部員工及當陽市民證實,朱某曾頻繁參與各種公益活動,每次都是活動的“座上賓”,但成為“座上賓”前提是捐助一筆不菲的費用。
根據公開資料報道,朱某在2006年~2010年間,捐助各種公益活動,范圍包括扶貧、修路、助學,贊助文學、藝術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體育活動等。2008年汶川地震、2010年玉樹地震期間,朱某均有大手筆的捐贈。
2010年6月26日,宜昌市第三屆運動會在當陽舉行,天冠陶瓷捐贈50萬元,拿下大會冠名權,董事長朱某與會并致祝賀辭。這一年,恰逢天冠陶瓷新增三機一線拋光生產線,資金并不寬裕。
回顧多年的社會公益行動,作為當陽本地人的朱某曾以“鴉有反哺之義,羊知跪乳之恩”做比喻,形象地稱,這是深深的故土情結在驅使,天冠陶瓷有責任造福一方、回報社會。
但在眾多曾接近朱某的人士及當陽市民一致看來,朱某太注重自己的個人榮譽,“錢捐出去了不少,榮譽也獲得了不少,但企業(yè)并沒有獲得較好的發(fā)展。”原天冠陶瓷內部一位員工說,當陽那么多大企業(yè)都沒捐,天冠作為一個小企業(yè)卻四處豪捐。
2010年是天冠陶瓷發(fā)展的拐點。此后,因經營問題,天冠陶瓷資金匱乏,并通過多種渠道大量舉借外債,甚至還一度求助于利息高昂的民間借貸。
一位當陽市民向記者稱,自己曾在第三方唆使下,借貸10萬元予天冠陶瓷,首年獲利息2萬元,但第二年天冠就破產了,血本無歸。“后來就去天冠車間拉磚抵款,但產品花色太落后,至今還未處理完。”這位市民稱,這幾年天冠在推動公益事業(yè)發(fā)展方面頻頻大手筆,讓很多人誤認為“企業(yè)資金實力雄厚”。
日前,記者再度來到天冠陶瓷,昔日的繁華已成舊影。破舊的營銷展廳大門銹跡斑斑,徒留“鐵將軍”把門。由于長期無人打理,廠區(qū)內荒草叢生,展廳前的空地上,遍布塵土,已被附近的居民當作練車場地,幾輛教練車在門前緩緩行駛,揚起陣陣塵埃。
在破產后的一年多時間里,其全部資產受相關破產管理人委托,由湖北宜昌國華商品拍賣有限公司負責拍賣,包括173畝國有土地使用權、面積總計為36270.82m2的房屋建筑物、兩條分別建于2007年和2010年的拋光磚生產線以及一批五金配件、原材料和辦公用品等財務。
記者從宜昌國華商品拍賣有限公司官網獲悉,2014年1月16日、3月18日、9月22日、11月18日,天冠陶瓷分別四次于宜昌進行公開拍賣,標的起拍價由最初的8050萬元,降至最近一次的5152萬元,均因無人參與而慘遭流拍。
天冠陶瓷至今仍是 “燙手山芋”,無人接手。
宜昌國華商品拍賣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,下一步是否會考慮再次降價,需等春節(jié)過后再做打算,“很可能會對生產設備、國有土地使用權等全部資產進行分割處理。”
高安偉鵬陶瓷:重組與租恁,未挽狂瀾
2014年12月19日,高安政府部門最后一次發(fā)放偉鵬陶瓷拖欠的一線工人薪資。隨著這筆錢的發(fā)放,偉鵬陶瓷215名一線工人的欠薪自此全部結清,僅剩余公司股東、中高層以及辦公職能人員等60人未能清算。
2014年7月,高安偉鵬陶瓷停產倒閉。隨即,地政法委和維穩(wěn)會等部門成立清算小組,解決員工工資問題。資金來源主要為庫存處理所得,但由于該企業(yè)產品花色落后,處理難度較大,后續(xù)60人薪資只能待庫存緩慢處理后再支付。
高安一位知情人士稱,偉鵬陶瓷注冊資金僅2000萬元,到最后卻欠債一個多億,僅工資欠額就高達300余萬元,此外另有高額的供應商貨款、民間貸款等,而其土地、相關設備業(yè)已全部抵押給銀行,基本無力償還債務。
據介紹,“偉鵬之死”的主因是資金鏈斷裂、老板對市場的評估發(fā)生錯誤,導致產品滯銷,最后因庫存壓力過大,資金鏈斷裂而倒閉。
偉鵬陶瓷倒閉后,相關部門曾采取兩套方案,對企業(yè)進行拯救,以期能夠再次投入運營,但最終回天無術。第一套方案為:重組債權人,盤活企業(yè),但未能成功;第二套方案為:采取租恁方式,但由于該廠負債率非常之高,而市場形勢不景氣,沒人敢于冒險承租。
高安新澳陶瓷:老板潛逃后,被追捕歸案
新澳系高安另一家倒閉陶企,曾為腰線配套企業(yè),后來將生產線改為仿古磚線。企業(yè)倒閉后,老板夏某攜款跑路,但后被追捕歸案。
夏某歸案后,借貸200萬元用于發(fā)放每位員工70%的薪資,剩余30%在庫存產品處理完后再發(fā)放。據了解,目前該廠仍處于停產狀態(tài),由夏某的親戚代為看管。
新澳陶瓷建廠時作為高安產區(qū)的一家腰線配套企業(yè),資金實力并不強大,但企業(yè)仍盲目擴張,在將現有的一條生產線改為地磚生產線后,又收購其它的腰線廠,大規(guī)模的擴張,導致企業(yè)資金鏈不暢,繼而轉向利息高昂的民間融資,在市場形勢低迷的2014年,最終因資金回籠過慢,資金鏈斷裂而倒閉。
多位高安陶企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偉鵬與新澳在高安均為小企業(yè),資金實力不強、企業(yè)規(guī)模不大、抗風險能力較弱,在行業(yè)“優(yōu)勝劣汰”逐年加速的發(fā)展背景下,被市場淘汰的可能性非常之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