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木家具市場漸歸理性 低價原料受青睞

/ by 新京報(北京) 瀏覽次數(shù):

  原標題:低價紅木受青睞“替補”有機會

  隨著緬甸花梨、花枝等“消費級”材料進口量增加,此類家具逐漸受寵。在北京等一線紅木產品消費城市,紅酸枝繼黃花梨、紫檀之后也成為收藏級消費品,中檔材料家具開始成為主流消費產品。業(yè)內人士分析,在當前市場環(huán)境下,低價紅木家具(紅木家具裝修效果圖)“受寵”是市場導向的結果,紅木消費已經趨于理性,低價材料未來或成為紅木家具重要用材。

  業(yè)內聲音

  巴里黃檀有前景

  黃耀珠,年年紅家具(國際)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

  從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材料來看,我認為俗稱花枝的巴里黃檀將成為主流。巴里黃檀與交趾黃檀同屬紅酸枝木類,在花色、紋理上頗有相似之處。從目前的價格來說,比較適合大眾消費,而且在此之前,已經有很多廠家開始使用此種材料加工家具,經驗比較豐富。目前這種材料價格每噸為3萬元左右,進口并未受到出產國限制,非常有前景。

  低價紅木家具搶占三四線市場

  太興家具董事長,李興暢

  在北京等一線城市,消費者對高端材料比較認可,例如黃花梨、紫檀以及最近身價上漲的紅酸枝等,其實在三四線城市,紅木家具的消費力也很不錯,在這些城市,緬甸花梨等材料是比較主流的。并不是消費高的地方紅木家具才受歡迎,這跟當?shù)氐南M風氣有很大關系,只要定位準確、經營策略好,較為低價的紅木家具,在三四線城市也有市場。

  “低價”紅木家具成主流

  提到紅木家具,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是“貴”;而“紅木家具可升值”,已經成為消費者購買紅木家具的重要理由。但據(jù)新京報記者了解,隨著紅木消費市場的“走低”,“低價”紅木家具逐漸成為主流品種。

  7月20日,記者在市場走訪發(fā)現(xiàn),除了黃花梨、紫檀、紅酸枝“三大貢木”,花枝、白酸枝、緬甸花梨等“非主流”材料家具成為主流。西三環(huán)紅木街經理江定生告訴記者:“從西三環(huán)紅木街的銷售數(shù)據(jù)來看,緬甸花梨家具占據(jù)了50%以上。雖然紫檀、紅酸枝等材料被認為是制作紅木家具的傳統(tǒng)用料,但是能夠消費得起的消費者群體并不大。”

  低價紅木受寵,與今年開年以來暗淡的紅木消費市場有關。業(yè)內人士分析,原料價格、家具市場人氣的雙走跌,使市場出現(xiàn)觀望,在商家“以價換量”的影響下,追求實用的理性消費態(tài)度回歸,使“低價”紅木家具搶灘市場。

  根據(jù)中國紅木委、北京家和家美 家居 市場有限公司、瑞麗彩云南集團木業(yè)有限公司共同發(fā)布的2014年6月份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(shù)顯示,6月份數(shù)值為96.2,環(huán)比下跌了2.4個百分點。此外,市場人氣指數(shù)、購買力指數(shù)繼續(xù)低走。

  中國紅木委秘書長車暢分析認為,隨著紅木原材料市場交易低迷,紅木制品交易價格也隨之出現(xiàn)走低,部分企業(yè)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,通過降價換取資金回流,市場上的主流家具品種,如大果紫檀、交趾黃檀制品的價格有所下調,從而拉動了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(shù)走低;同時,由于是“淡季”,市場人氣指數(shù)略有下滑,受近期紅木制品價格波動的影響,市場出現(xiàn)觀望態(tài)勢;此外,在大力倡導節(jié)儉之風作用下,國內市場高檔紅木產品消費明顯下滑,購買力指數(shù)繼續(xù)低走。多重因素下,低價紅木消費成為主流,成為意料之中。

  “非主流”材料受青睞

  除了消費市場的理性因素外,傳統(tǒng)意義上,消費者青睞的“大紅酸枝”的價格上漲,讓一些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,也促使其他較為低價紅木受青睞。從去年5月份開始,交趾黃檀原料價格開始飛漲,有業(yè)內人士表示,無論從生產還是消費來看,交趾黃檀已經步入“收藏品”之列。

  紅酸枝價格上調,給予除此之外“5屬8類33種”中其他材料諸多機會。在今年,諸多大牌紅木企業(yè)也頗有進軍新材料的趨勢。以元亨利為例,其董事長楊波表示,未來白酸枝(微凹黃檀)將是紅木家具的下一匹黑馬,并宣布推出白酸枝家具;皇林苑也于近日入駐重新開業(yè)的城外誠古典(古典裝修效果圖)館,其主打產品為緬甸花梨家具。

  名佳紫檀會館總經理朱鄧峰表示:“交趾黃檀價格漲得快,在生產廠家看來是比較危險的,而且并不是所有廠家都能負擔得起上漲的價格;對于消費者而言,以前20萬元或許能置辦一套交趾黃檀的臥房家具,現(xiàn)在不太能實現(xiàn),因此,緬甸花梨、微凹黃檀、奧氏黃檀等家具開始受生產廠家青睞,其實惠的價格也受到消費者歡迎。”

  從目前的消費市場來看,緬甸花梨成為最主要的紅木消費用材,微凹黃檀、奧氏黃檀成為最被看好的“接力”木材。相對于紅酸枝高昂的價格,消費這些家具的消費者更看重材料特質和魅力,升值潛力放在其次,消費觀念更為理性。

  材料解析

  紅木消費熱點依然瞄準“33種”

  對于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說,國標《紅木》(GB/T18107-2000)是生產和選購紅木家具的基礎準則。盡管近兩年來自非洲等地的木材涌入國內,但是從消費觀念來看,非紅木材質在未來并不能成為主流。

  對于消費者而言,“紅木”的意義較為狹隘,以北方消費者為例,將香枝木、檀香紫檀、交趾黃檀奉為三大貢木,在過去的十年中,這些也是主流的紅木材料。隨著交趾黃檀價格高企,消費者開始從33種材料中剩余的材料里選擇,以替代傳統(tǒng)材料。

  白酸枝(奧氏黃檀)、花枝(巴里黃檀)、緬甸花梨(大果紫檀)等材料在古典家具中也曾出現(xiàn),這也使得這些材料成為新晉材料的契機。從花色、香氣、紋理、油性等指標來看,這些材料與“三大貢木”有相似之處,例如,白酸枝色彩紋理與黃花梨很相似,在近代常被用作黃花梨家具修補材料;巴里黃檀以紅色材質和紋理與交趾黃檀相似,被視作最合適的替代材料;緬甸花梨以紋理、色澤與香氣取勝,也是未來主流的消費材料。

  業(yè)內人士表示,消費者對于紅木材料的選擇,歷史因素是優(yōu)先考慮因素,例如消費者對黃花梨及紫檀的推崇,除木材本身優(yōu)點外,更看重其“明式家具代表”和“皇家用料”的身份。因此,在選擇新材料時,更應該依據(jù)消費習慣選擇生產。

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
推薦本文:
今日熱點
更多>>
精彩專題 / Wonderful topic
更多>>
中國(佛山)陶瓷工業(yè)年會暨陶瓷行業(yè)榮耀榜
第八屆中國(佛山)陶瓷工業(yè)發(fā)展年會視頻
廣東陶瓷工業(yè)執(zhí)照大獎
  • 第七屆中國(佛山)陶瓷發(fā)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

    第七屆中國(佛山)陶瓷發(fā)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

  • 專題:第六屆中國(佛山)陶瓷發(fā)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(yè)授牌儀式

    專題:第六屆中國(佛山)陶瓷發(fā)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(yè)授牌儀式

  • 專題: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(yè)特別專題

    專題: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(yè)特別專題

  • 專題: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(yè)總評榜

    專題: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(yè)總評榜

行業(yè)焦點 / Industry focus
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