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巍巍雪山是我們的家,茫茫草原是我們的家,我們是英雄的汽車兵,敢駕鐵馬走天涯……”盡管汽車大部分時間行駛在海拔3500以上的雪山路上,不少官兵出現(xiàn)高原不適,但他們在停車間隙、用餐時刻依然熱情高歌,絲毫不顯疲態(tài)。
“當年紅軍長征北上時就經(jīng)過這里!”3月30日12時20分,運輸車隊到達新龍縣雅龍江大橋時,前來迎接的新龍縣縣委副書記王德宏介紹說,1936年3月,紅軍長征北上經(jīng)過新龍縣時,在當?shù)夭刈迦罕姷膸椭,強行渡過了雅龍江,順利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。
雅龍江江水清澈,水流潺潺,仿佛是為當年藏族群眾幫助紅軍強渡過江奏響的贊美音符。
“早一刻將建材送到,藏族同胞就早一天住進定居房,免受寒凍!”車隊剛到新龍縣城,該團團長嚴逢先再次下達動員令,兵分三路將800噸水泥分送到各個卸載點。
一望無垠的草原因牦牛而存在,連綿起伏的雪山因牧民而優(yōu)美。新龍縣城坐落在雅龍江畔,所屬70%的鄉(xiāng)鎮(zhèn)在海拔3800以上,多數(shù)藏族群眾以游牧為生。為改變長期貧窮落后面貌,該縣建立了16個牧民定居點。經(jīng)過4年建設(shè),大部分已經(jīng)完工。
雅龍江畔卸載忙。記者跟隨第一小分隊,看到官兵將建材運到任務(wù)點后連忙卸載。雖然寒風(fēng)呼嘯,但不到一會兒,官兵們的身上就開始熱氣騰騰,汗水很快浸濕了迷彩服,不少官兵的兩肩壓得又紅又腫,但他們還是咬緊牙關(guān)不肯休息。“每當看到藏族鄉(xiāng)親拿到急需建材后那一臉幸福的樣子,我的渾身就充滿了勁!八連四級軍士長韓忠強如是說。
“爹親娘親,還是咱子弟兵最親!嗨喲喲,嗨喲喲……”在洛古鄉(xiāng)牧民定居點,72歲的藏族大媽才旦麗珠感激零涕地說:“要是我們自己去背,恐怕這一輩子都修不起房子,共產(chǎn)黨是救星,‘金珠瑪米’是恩人哪!”
“我爺爺就是76年前護送紅軍強渡雅龍江的群眾!”41歲的藏族中年仁青貢珠說,“當年紅軍給我們送來先進思想,使我們看到了翻身作主人的希望,如今,當年紅軍的傳人又為我們解困送來建材,使我們居有定所,更加堅定了脫貧致富、跟黨走的信心!”